人物
一带一路——中国当代书画大师专题报道
2016-08-29 10:42  浏览:72363

声闻天下当由笔墨 鹏路翱翔恰因情怀

————记当代著名书法家徐德伦

徐德伦,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书法)、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中国国际现代艺术研究中心艺术顾问、中华文化研究院艺术顾问、全国名人书画艺术联合会委员、文化部中国书画院高级书画师、北京大有乾景书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炎黄艺术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学会会员。

徐老曾被授予“传承经典艺术100强书画家”“2013年备受关注100强书画家”“毛泽东艺术风骨推崇者”“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金奖艺术家”“中华文化名人”“中国八达岭新长城优秀艺术家和八达岭长城中国文化榜入选艺术家”等称号。2015年8月参加韩国书法交流展,受到好评。2015年11月被全国名人书画艺联会授予“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名家”。

徐德伦老先生是“毛泽东艺术风骨的推崇者”,一幅《沁园春·雪》的洒脱自如映入眼帘,多少藏露着“毛体”的几分韵味,用笔恣肆,纵逸奔放,大气磅礴。先生运笔自如,笔画的连贯之感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先生于草书的创作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个人认为钟爱的是“草书”独具的古朴与洒脱之特色,相比更是一种对于传统书法文化于草书之载体的钟爱情怀,一种对于连绵的笔画、快捷行文之感的钟爱之情。

所谓“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徐老正是多年来怀着平常心,坚持创作,臻于技法,才有了今天之成就。《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先生出师于古而不拘泥于古法,延续了“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之特点,又加以创新,“笔画纵意连绵而更显遒劲透力,行笔婉转自如而更讲究急缓有致”的个人创作理解。数十载的孕化中先生逐渐确立了风格独具的艺术基调,已然成为当代书法界的领军人物。《舍得》二字极富美感与表现力,完全符合现代观赏性艺术的审美取向,笔画间体现出先生对传统古法运用能力的精准完善,同时又即古即新,推动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个大字的呈现好似浑然天成之作,“风”字落笔的潇洒与延绵,“朝”字的奇伟瑰丽,着实那句“观书如览胜”之感,心领神会,方入妙境。此幅作品章法生动,结构思索暗含其中不露声色,字字之间血脉相通,气韵天成,奇逸潇洒。此幅“毛泽东词句”的临摹,全帖笔画纵横奔放,苍劲矫健,有龙腾虎跃之势。一“风”字笔画造势,末尾笔画以渴笔贯穿底行,画龙点睛,意趣风发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评论家:邵大箴)

徐老曾被授予“传承经典艺术100强书画家”“2013年备受关注100强书画家”“毛泽东艺术风骨推崇者”“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金奖艺术家”“中华文化名人”“中国八达岭新长城优秀艺术家和八达岭长城中国文化榜入选艺术家”等称号。荣誉没有成就他,是他成就了一个个荣誉,光环的存在始终只会是一路鞭策徐老不断前进的标志词。

抚今追昔,披星戴月,佳作卓绩堪荣耀;继往开来,携手并肩,鲲鹏比翼翱苍穹。回首徐老数十余载的书法创作历程和辉煌成就,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对于传统文化的不懈继承,努力追求。意气风发的创作情怀,壮怀激越的卓越成就情怀,志存高远的徐老定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奏响当代传统文化创作的新篇章——于书画创作之平台。

情系大西部 重彩写风情

——记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刘大为

刘大为,男,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艺术品中国网名誉主席、东联书画博物馆顾问委员会主任,北京东联盛世宝文化有限公司总顾问,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华夏艺术网已为其开设名家专栏。

刘大为是实力派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刻画入微线条流畅,刚健爽朗,风格清闲,完全摆脱了旧人物仕女画柔靡琐细的积习。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更是继承了近代自任伯年以来包括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大师的优秀传统,其特点就是热爱人民、贴近生活、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笔墨潇洒、清新流畅。在他的草原风情组画中,这些特点得到充分流露。近几十年来,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当代中国艺术成就突出、影响巨大的著名画家。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2008年12月当选为中国美协主席。2011年5月被聘为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名誉院长。2011年11月25日当选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刘大为的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其代表作品《马背上的民族》,是他用传统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获奖。平凡中见伟岸、平和中显沧桑的功力是刘大为十几年边陲生活的展开,也是其对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

刘大为曾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二年,主攻人物画专业,在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卢沉、姚有多诸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快地掌握了中国画的表现规律,无论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诸种不同的技法,他都运用得很娴熟。这对于他创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无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刘大为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功力的扎实和绘画语言的娴熟,毋宁说是由于他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摆得端正,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得稳健使然。

刘大为的绘画艺术,不仅继承和延续人物画古往今来积极反映生活、追求艺术真善美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主导力量无论在题材的开拓上或是艺术形式技巧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发表评论
0评